一定的词汇积累之后,逐渐过渡到句子。对孩子说句子,很多妈妈会有疑惑,孩子听得懂吗?事实上,理解一个句子并不需要认识句中的每一个单词。有时候能听懂一个关键单词,加上说话者的肢体语言,以及特定的情境,孩子就可以获得足够的信息。所以妈妈们要勇敢地和孩子说起来。可以通过以下5个小方法锻炼句子。
日常生活的交流:即多和孩子进行生活用语的对话。包括吃饭,睡觉,去游乐场,看医生,去动物园等,这些不同场合用语。关于如何对小孩说英语,这样的亲子英语书籍非常多,完全可以参考;口语弱的妈妈提前备课也可以应付。
故事情景再现:生活中小朋友的活动范围有限,而书籍提供了一个更广阔的视野。绝大多数小朋友都很喜欢读故事,看动画,他们对于虚幻和现实没有明显的界限。完全可以根据绘本故事,动画片的故事情节,布置场景,角色扮演,和宝贝一起演绎,引用故事中的语言,模仿故事中角色的语调,做故事中角色做的事情,孩子乐此不疲。尽管一开始,孩子还不太能输出,不要紧。只要他们乐于听和配合演,就等于在进行高效的输入哦!在游戏的过程中,可理解输入持续进行,孩子在轻松,毫无压力的环境下快乐学习,事半功倍。
小结:结合一定的语境,进行句子的输入,在孩子理解的前提下,非常高效。记得要不断重复,加强练习。这个过程当中,通过充分的环境设置和动作演绎,孩子并不需要任何中文解释,就可以理解绝大部分含义。跳过了中文翻译环节,锻练英语思维。
情绪有关的主题句子、语言:这部分单独提被列出来,是因为我觉得它非常重要。有关情绪方面的语言灌输给孩子,非常有利于孩子尝试去表达自己的情感和需求,对于培养英语思维很有帮助。比如:孩子发脾气、害怕、伤心、着急、做噩梦等等,我们用英语引导他,鼓励他,安慰他。孩子做得好,我们用英语表扬他……那一段时间之后,他就会用英语来描述心情,诉求。英文思维逐步加强。
关于句子和文章的语法:曾经在语法翻译法的教学模式下,我们把语法规则作为一个教学重点。小朋友费大量精力去记忆,各种时态,虚拟语气,确实可以记住很多规则,但是使用时仍然会出现各种错误。因此,了解语法规则和能否使用语法正确的语言进行交流并不等同。因为真正掌握语法的途径,是在不断使用语言的过程中逐渐将这些规则内化。很多母语为英语人士,他们自如使用英语却说不出来语法规则,就是这个道理。我们学说普通话也是一样的,四五岁的小朋友,都已经是一口流利的普通话了。”主谓宾”?不懂!完全是在不断的听说过程中,内化了所有的语法规则。
随着孩子逐渐长大,可以涉猎各学科英语:我们要用英语和孩子一起学科普,学数学,学语文,学体育运动以及其他专业英语。长期如此,孩子的英语思维就逐渐形成了。孩子学英语过程中,如果你还在要求孩子一一对应的翻译,那就需要思考一下了。孩子只花精力在记忆语法规则上,而没有在不断操练(包括口语输出和写作)的基础上内化这些规则,那是时候改变了。正确的学习方法必将带来高效的学习效果,从点滴做起,培养英语思维,和古老的语法翻译法说拜拜!